一、基本信息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128
学分:8
理论学时:80
选用专业:康复治疗学、中医康复学、运动康复学
适用层次:本科
承担院部:我院
教研室:康复治疗学科组
课程负责人:杨海
二、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的
1.思政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了解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前辈的不懈努力及新中国党和国家对康复事业的重视及新一代的康复专业人才应自觉肩负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将小我融入大我,投身康复治疗发展的具体实践。体会到康复医学的神奇疗效,康复医学的博大精深,增强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树立学生学好康复救死扶伤的志向,坚定为全人类健康服务提供中国智慧的决心;不断提炼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要素,抓住思政素材关键点和闪光点与专业学术的紧密度,点亮学生专业学习专注度,从而引发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认同。
2.知识目标
物理治疗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运动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前者以功能训练和手法治疗为主要手段,包括关节活动技术、肌力训练、牵伸软组织的技术牵、神经生理治疗技术、运动再学习疗法、增强心肺功能的技术等,后者以各种物理因子为主要手段,包括电、光、声、磁、冷、热、水等。
3.能力目标
在物理治疗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运动治疗方法和常见的物理因子治疗手段,着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方式以及临床物理治疗的运用,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常用物理治疗方法。
2.“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熟悉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
3.“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了解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流程。
(三)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第5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能够应用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物理治疗的基本方法,对临床需要进行物理治疗的患者进行合适的干预。本课程需物理治疗学、功能解剖学、人体发育学、人体运动学以及康复医学等相关的知识作基础,物理治疗学的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将康复治疗学中的作业治疗、语言治疗、临床康复工程学等打下基础。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物理治疗学》教学以讲授法为主,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驱动,融入案例分析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传统讲授与新技术结合,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运用中医思维,总结分析,融会贯通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学时分配
《物理治疗学》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
学 时 |
讲授 |
总学时数 |
第一章绪论 |
2.0 |
2.0 |
第二章关节活动技术 |
4.0 |
8.0 |
第三章体位转移技术 |
2.0 |
4.0 |
第四章肌肉牵伸技术 |
2.0 |
4.0 |
第五章关节松动技术 |
6.0 |
12. |
第六章肌力训练技术 |
4.0 |
4.0 |
第七章牵引技术 |
2.0 |
4.0 |
第八章悬吊技术 |
2.0 |
2.0 |
第九章软组织贴扎技术 |
2.0 |
4.0 |
第十章平衡与协调训练 |
2.0 |
4.0 |
第十一章步行训练 |
6.0 |
10.0 |
第十二章神经发育技术 |
12.0 |
18.0 |
第十三章运动再学习技术 |
4.0 |
8.0 |
第十四章强制性使用技术 |
2.0 |
2.0 |
第十五章心肺功能训练 |
2.0 |
3.0 |
第十六章虚拟现实技术 |
2.0 |
3.0 |
第十七章机器人辅助康复治疗 |
2.0 |
3.0 |
第十八章电疗法 |
2.0 |
3.0 |
第十九章光疗法 |
2.0 |
3.0 |
第二十章超声波疗法 |
2.0 |
3.0 |
第二十一章传导热疗法 |
2.0 |
3.0 |
第二十二章压力疗法 |
2.0 |
3.0 |
第二十三章磁疗法 |
2.0 |
3.0 |
第二十四章水疗法 |
2.0 |
2.0 |
第二十五章冷疗法与冷冻疗法 |
2.0 |
3.0 |
第二十六章生物反馈疗法 |
2.0 |
3.0 |
第二十七章冲击波疗法 |
2.0 |
3.0 |
第二十八章非侵入脑部刺激技术 |
2.0 |
2.0 |
第二十九章物理治疗中的循证医学 |
2.0 |
2.0 |
合计 |
80 |
128 |
三、研究与建设
(一)教改课题
(二)课程建设
(三)教学论文
(四)教学获奖
(五)教材建设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物理因子治疗》(ISBN:978-7-5132-4790-0)2018年6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